經濟部表示,全球已有136個國家宣示其淨零排放目標以呼應全球淨零趨勢,歐盟更提出「碳邊境調整機制」(CBAM),勢必須提前布局淨零轉型。
行政院去年核定2025年較基準年(2005年)減少一成,製造部門2025年須減排0.22%;國發會日前訂出2030年全國排放量較基準年減少二成。
對於2030年製造部門的減碳目標,經濟部工業局昨日表示,政府部門目前先盤點出減碳路徑,後續會交由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評估減碳目標。
根據我國2021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統計,製造部門排放結構以電力為主,約占64%,非電力與製程排放則分占22%及14%,因此,經濟部提出「製程改善」、「能源轉換」、「循環經濟」等三大策略。
針對跟產業界協調,經濟部2021年結合全國工業總會及鋼鐵、石化、電子、水泥、造紙、紡織及其他等七大產業公協會成立「淨零工作小組」。
經濟部也透過中鋼、台塑、台積電、亞泥等國營事業及領頭企業以身作則,目前已有25家企業宣示2050碳中和目標,占我國製造部門排放量合計五成以上。
另外,經濟部也攜手全國工業總會,結合鋼鐵、石化、水泥、造紙、人纖、絲綢印染等30家產業公協會成立「產業碳中和聯盟」,採「先大後小」、「以大帶小」模式推動供應鏈轉型。